:::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李國鼎故居

隱身在臺北市泰安街2巷當中的李國鼎故居,見證了李國鼎與夫人宋競雄的溫馨真情,達25年之久。民國86年時,與李國鼎結褵60載的宋競雄去世,老屋顯得有些孤寂;4年之後,李國鼎也結束了長達92年的多彩人生,故居如今已經成為臺北市市定古蹟,李國鼎埋首書房,為國思慮,與妻偕老的動人故事,將待故居重新整理開放之後,更多的民眾方得親炙。

35年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李國鼎故居地址改為臺北市泰安街2巷3號;日據時期,這棟房屋為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幸町官舍,地址為臺北市幸町150-3番地。

日本據台之後,曾經陸續執行多次的市街改正計劃,也就是透過都市計畫方式,改善交通、衛生、建築風貌等等問題。日據時代初期,來臺人員多半暫時居住在清代的官府衙署當中,隨著殖民統治的開展,臺北市以臺灣總督府作為中心向外輻射,1930年代以前,陸續完成了今日的仁愛路、徐州路、濟南路與杭州南路等道路,當時這些路經之地,都屬於幸町的一部份,這裡是1935至1945年間,發展最為迅速的住宅區域,因學校與官舍林立,又有「學校街」與「官舍街」的雅號。

李國鼎故居大約落成於1935年(昭和10年),當時附近共有3棟主要官舍,5棟鄰近官舍,隨後都由主管臺灣郵政與電信的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高階官員進住;1937年(昭和12年)後,3任遞信部部長戶水昇、三輪幸助與佐佐波外七都曾先後居住在幸町150-3番地。

34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臺灣省接收委員會,下設有日產處理委員會,幸町官舍也在接收之列,其中5棟為長官公署秘書處接收使用,陸續撥交給長官公署公務員及家屬使用。

43年時,財政部次長陳漢平就任臺灣省政府財政廳長,由臺灣省政府撥給泰安街2巷3號做為宿舍;49年,陳漢平回任財政部次長,並於次年接任中央信託局局長,仍居住在此;直到61年時,房舍移交給李國鼎使用。

抗戰開始後,李國鼎與妻子宋競雄因為戰時需要,一共搬了13次家。一年當中,甚至有搬家4次之多的紀錄,讓這對新婚夫妻備嘗艱辛,李國鼎與宋競雄結識於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當時23歲的李國鼎在學校任教,宋競雄則主修生物,26年12月15日,兩人在武昌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典禮,就在兩天之前,日軍攻陷了李國鼎的故鄉南京,李國鼎這時放棄了武漢大學的聘書,投入防空部隊的行列當中,因抗戰的關係,無數中國的知識份子由沿海進入內地的窮鄉僻壤,親見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37年12月,李國鼎的上司,臺灣造船公司總經理周茂柏,安排把原本在上海市女中任教的宋競雄,接來臺灣。來臺幾個月後,李國鼎與宋競雄遷入臺北市臨沂街44巷3號的公司宿舍,出身安徽舒城望族的宋競雄,為了貼補家用,特別在後院做了一個小雞舍,目前這裡已經改建成4層樓的公寓,但是隔壁的巷口1號的日式宿舍,仍然保持原貌。

61年時,李國鼎與宋競雄搬入泰安街的家,李國鼎的書房裡,堆滿了書籍與資料,書房的小書桌有時放不下了,李國鼎就移身到餐廳的圓桌上繼續寫作。

李國鼎涉獵的領域非常豐富,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5樓裡,保存著一部份由李國鼎捐贈的剪報影本,李國鼎把不同的主題分門別類彙整,以便勾勒出事件與概念的來龍去脈。李國鼎故居中的電話旁,貼著許多李國鼎為了協調事情隨手記下的小紙條。主修生物的宋競雄,用花木把日式舊宅佈置的更為雅致,在院子中搭建了一個小溫室,並且親自照料種植蘭花。

李國鼎故居附近,原有許多當時的政府要員居住,48年時,由於臺灣省政府搬遷至中興新村,臺灣省政府委託土地銀行標售相關土地,李國鼎故居由臺灣銀行承購,78年,由行政院函准財政部辦理有償撥用給國有財產局。

90年李國鼎去世之後,臺北市文化局與多位企業界人士,希望永久保存故居,經過會勘與審定程序後,於92年1月20日,由臺北市政府正式公告指定李國鼎故居為臺北市市定古蹟,並且於96年底,由臺北市政府向國有財產局申請古蹟撥用通過,不久之後,這幢已歷70多年的老屋,也將在歷經物換星移,人物履遷之後,展開新的文化傳承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