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漫談關務署二三事

文獻出處

中華民國財政部,1992,《財政部史實紀要》(第二冊),臺北:中華民國財政部。

作者簡介

嚴立,曾任職於財政部關務署。

(民國)60年以前,關務署是在臺北市淡水河邊9號水門旁的鄭州路483樓辦公,12樓是海關總稅務司署,是一座建築牢固的鋼筋水泥房屋,但3樓則是一層木造的違章建築,一共有兩大間兩小間,兩小間分別是署長、副署長辦公室,兩大間由關務署十餘位同仁在內辦公。

相沿在大陸時代的傳統,關務署是財政部獨立在外的機關,有自己的人事、會計、總務等單位,到臺灣來由於人員精簡,這些業務事實上大部份是由部裡的相關單位在辦理,但是署裡職位名稱仍舊保留著,因為那時全署人員才十四、五位,所以有人身兼數個頭銜。

自從關稅稽徵之實權由英國人主控下收歸我國自行管理後,海關總稅務司署與關務署的職掌始終未曾釐訂得很清楚,在當時公文程式仍有「令」、「呈」等形式時,關務署不僅可辦「部」稿「令」海關總稅務司署,也可以「署」行文「令」,關務署自稱為署,對於海關總稅務司署就必稱之為「該司署」,我剛進「署」工作的時候,就被告誡必需要用此種用語行文以維體制。

當時海關總稅務司署編制上有數十人,管轄「臺北」、「臺南」兩關,有關員6700人,對於這只有數十位人員的「頂頭」上司並不很服氣,然而當時的關務署長是眼高於頂的名經濟學家周德偉先生,認為稽徵工作是等閒小事,國家財政經濟政策才是他要關注的要務,因此兩單位雖然是同一屋簷下辦公,可是彼此之間總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直到溫文儒雅的郭梓強先生接長關務署後,情況才逐漸好轉。

關稅法是在568月始經立法公布實施,而海關緝私條例自23年訂定以後直至62年始才第一次修訂。因此57年以前關務稽徵工作是靠一些「辦法」、「規則」來規範,不是太寬鬆就是太嚴謹,包括緝私條例在內的一些法規很多已與現實脫節,不能因應實際的需要,因此關務署的工作一方面要解釋海關在實務上所碰到的一些因新經濟情況所產生的問題,一方面則要不斷研究修訂整理各項法規,工作相當的繁重。

當時公務人員薪資相當的偏低,而關務署同仁則因為可以分配到一些緝私獎金(關務署同仁是按底薪高低計算分配,我當時每月約可領到一千五、六百元不等,約相當於三分之二個月薪),比部裡一般單位高出許多,為許多同仁所稱羨,但是如果署裡同仁一多,則每人分配的就少了,因此大家情願多工作而不願加人。

那時候有一段時間公務人員有夏令時間,夏天有兩個月下午不辦公或只上班兩小時,但是關務署同仁常常免費自動加班。由於關務署的辦公室是木造違章建築,冬涼夏暖,下午加班的時候沒有女同事時,有同仁只穿短褲頭打著赤膊,電風扇對著吹,仍然渾身是汗,所以多領的一點獎金可說是汗水錢。同時因為人員有限制,編制不能擴充,科長一任多是二十幾年,所以我們新進人員七職等編譯、八職等視察一幹就是十年以上,這都是「高」薪資的代價。

來台後的首任署長是周德偉先生,周先生退休後由原行政院四組組長郭梓強先生繼任,然後是王昭明先生、陸潤康先生、王建煊先生,至何瑞坤先生繼位時,關務署已改制為關政司。副署長則分別是申慶桂先生、劉泰英先生及何瑞坤先生。當時關稅收入佔中央總稅收三分之一以上,所以首長、副首長都是一時之選,我們屬下同仁追隨工作都受益良多。

關務署老同事除了周署長德偉於兩年前去世以外,另外有陶簡任秘書玉其、喻專門委員擴斌及馬主任大申三位先後逝世,在此我要稍稍描述這三位已去世的長官,以略抒懷念之忱。

陶玉其先生畢業於湖南大學,早年在財政部錢幣司(現今之金融局前身)任職,其後擔任關務署關政科科長及簡任秘書,負責總核稿工作,當時關務署的文稿在部裡常被部次長稱讚是最嚴謹瑕疵最少,陶先生居功最多。

陶先生同時在國立政治大學教授關稅論等課程,是我的老師。是恂恂長者,自律甚嚴,陶夫人更是中國賢妻良母的典範。陶先生終日不是綜核文稿即是埋首寫作,總是用複寫紙寫稿,一份作投稿用,一份留底自存。由於案牘操勞而少運動,壯年時即患嚴重糖尿病,六十歲左右每於假日登山,以增強體力來對抗疾病。平時不善酬酢,復以湖南人鯁直個性說話坦直,難免會得罪人,被認為有傲氣,以先生之學識與辦事能力,始終未能一展其才華,誠為先生平生之憾事。退休後赴美依子生活,因糖尿病每周需洗腎兩次,日子過得十分辛苦,雖在視力極度不佳之時,每日仍不忘寫作,毅力感人,不幸終於去歲辭世,令人永懷。

喻專門委員擴斌先生,畢業於大陸軍需學校,雖非正統大學財經等系畢業,但對於當時海關稅則之修正,或者獎勵投資條例有關關務方面之政策掌握極有見地,用毛筆寫稿,下筆飛快,卷宗整理得極為整齊。每日上午八時半上班下午五時半下班,絕不做一件私事,一份新生報由送報生送到辦公桌上,原封不動的下班帶回家再看。他每日的行程是侷限於從仁愛路宿舍到鄭州路辦公室之間,假期常打個小牌作消遣。大約是在59年間,關務署舉辦了一次郊遊,從陽明山經過北海金山野柳返回臺北,他讚嘆著說「想不到臺灣還有這麼美麗的風景」。連當時最熱鬧的「西門町」,也沒去過幾次,是一位慾望極少的「純」公務員。也由於沒有運動,體型日胖,66年因腦溢血去世。

馬大申先生是安徽桐城的才子,畢業於國立東北大學,在關務署身兼數職,是財政部安全室(當時未有人二)副主任,關務署的總務室主任兼統計室主任。面白無鬚,膚色極好,體形福態如富家翁。隸書魏碑大小字都寫得很有功力,金石亦佳。個性隨和又善詼諧,替人取綽號唯妙唯肖,令人傾絕。自稱全能醫生,會「觀察」各種疾病並會開「藥方」,可是自己卻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星期六上午上班時還好好的,下午去逛百貨公司,在回家的路上即病逝於計程車上,當時誰都未料到。

三位先生可說大半生都貢獻於關務署,來臺後都暫「借居」於仁愛路40號海關的宿舍裡,一直到去世始終還是無殼蝸牛,可說是為關務工作鞠躬盡瘁的典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