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國民政府財政部

民國14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於廣州。舊址位於今廣州越華路以及吉祥路交叉口東北角,建築物原為清代的兩廣總督都署,今日已經無存,只有大門四柱一門的門柱尚存,同時有一對石獅對望。石柱雕形優美,並且有藍色琉璃瓦裝飾,甚是華貴典雅。

 

16年8月25日,國民政府正式定都於南京,財政部也隨同遷往,當時南京被定為特別市,英國劍橋大學畢業,並且在歐美各國考察過市政建設的劉紀文,被任命為南京特別市市長,劉紀文上任之初,就以整頓市容,發展建設為重點,希望改變當時南京「教育幼稚、實業凋敝、市廛湫隘、道路不平」的景況。

 

劉紀文利用國民政府籌備  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機會,闢建出長達12公里的中山大道,作為南京都市規劃中的中軸幹線。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舊址位於今中山東路128號,鄰近南京市商業鬧區的新街口,建築物由當時著名的馥記營造廠承建,馥記營造廠由陶桂林創辦,曾經負責興建上海著名的國際飯店、大新公司、公和祥碼頭,南京中國銀行,以及臺北松山機場國際航空站大廈等建築。

 

國民政府財政部共建有房屋10幢425間,總建築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尺,內部主要建築物有兩幢,一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西式辦公大樓,另一為財政部長官邸,為磚木結構建築,樓高三層,外觀樸實穩厚,現仍保存。在建設中山東路時,劉紀文並且由上海法租界購入第一批法國梧桐,財政部舊址附近仍可見其蹤跡。

 

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期間,財政部陸續推動了關稅自主、幣制改革、稅制改革等等的工作,在這一時期當中,全國銀行、交通、工業等相關建設也在財政部的支援推動下快速增長,逐步形成了現代化國家的樣貌。

 

由於抗戰爆發,我國金融中樞上海,在戰爭初期首當其衝,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等國有金融行局,分別派出部分人員,先行撤往長江上游,以利繼續辦公,未幾國都南京即感受敵人威脅,國民政府為持久抗戰,爭取民族最後勝利,毅然決心遷都。

 

26年11月間,國民政府正式遷都重慶,以重慶作為戰時首都,「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財政部也隨同遷往,繼續擔負戰時理財的重責大任,直至35年4月30日,國民政府頒布還都令,財政部也隨同於5月5日,正式還都南京:

 

國民政府前為持久抗戰,於二十六年十一月移駐重慶。八年以來,幸賴我忠勇戰士,前仆後繼,堅韌奮鬥。與夫同盟各國,海空並進,比肩作戰,卒使敵寇降伏,膺功克奏。茲者,國土重光,金甌無缺,抗戰之任雖竟,建國之責加重,政府為定於本年五月五日凱旋南京,以慰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