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燈塔管理

黑白相間的富貴角燈塔,係原財政部關稅總局管轄的34座燈塔當中,位在臺灣本島最北端的一座。富貴角燈塔塔高14.3公尺,燈高31.4公尺,公稱光程為26.8浬。

臺灣首座燈塔,據考證是於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建於淡水的「望高樓」,當時淡水居民砌石約8公尺,用以作為燈塔使用,但今日已不復存。清代最早由政府在臺灣設立的燈塔,是位在臺灣最南端,完成於光緒8年(1882年)的鵝鑾鼻燈塔。

日本佔領臺灣之後,陸續增建燈塔,原稱富基角燈塔的富貴角燈塔,是日人建造的第2座燈塔,於1896年(日本明治29年)開始興建,建地向淡水居民林萬得收購,共計31,750平方公尺,燈塔所有的建材,都由日本船運來臺,塔身由東京田中鐵工場製作,次年完成。

當時的富基角燈塔,塔身是八角形鐵構造,圓形塔身由八面斜支腳支撐,高度30公尺,因當地常有濃霧,燈塔外觀漆成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便於識別,裝用二等三重芯煤油燈,白色定光,光力3,500支燭光。1911年時(明治44年),又改用17,600支燭光的煤油白熱燈,助航功能更為明顯。

1927年(昭和2年),富基角燈塔改稱為富貴角燈塔。當地地名所以稱為富貴,源自於清雍正年間,荷蘭傳教士法倫泰在其著作,新舊印度誌臺灣記事的地圖當中,標示這裏為Hoek,也就是荷蘭文海岬的意思,Hoek的發音與漢語富貴相近,此地因此被當地民眾習慣稱為富貴角。

1928年(昭和3年),富貴角燈塔再度改裝,使用白色頓光電燈,明5秒滅5秒,光力增加為19,000支燭光。二次大戰當中,富貴角燈塔被轟炸,不僅燈器損毀,塔身也鏽蝕腐壞,臺灣光復之後,燈塔部分土地為軍方借用,建造雷達站。民國43年拆除原燈塔,暫時設置方形鋼架塔替代,並且裝用五等直流電燈,仍為每10秒鐘內明5秒滅5秒,光力6,700支燭光。

51年時,富貴角燈塔改建成為今日的八角形混凝土塔,並且保留了原本黑白相間的塗裝型態,不過改建時因空軍反應塔身過高,影響雷達掃瞄效果,因此決定拆除部分已經建好的塔身,而保留今日所見14.3公尺的塔身,並且改用小型三等旋轉透鏡電燈,白連閃光每15秒連閃2閃,光力1,500,000支燭光。

富貴角燈塔於62年增設無線電標桿一座,80年加以汰換,輸出電力100瓦特,射程100浬,與基隆燈塔無線電標桿合成一組,以便定位。富貴角燈塔也是臺灣本島各燈塔當中,唯一設有電霧號的一座,電霧號於70年增設,每30秒發3秒長聲,鳴音可傳達至兩海浬遠。

富貴角燈塔旁的富基漁港,早是海鮮饕客的必訪食點,88年時,富基漁港旁,興建了一條可以連結富基公園、老梅公園與富貴角燈塔的步道,享用美食之餘,近距離看望這座屹立臺灣正北,守護不歇的燈塔老兵,當有另外一番的感受體會。

附註:102年1月1日原財政部關稅總局改制為財政部關務署,其所管轄燈塔相關助航業務,移由交通部航港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