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總部

日據時代的專賣利益,由臺灣省總督府專賣局編入總督府預算當中,專賣利益收入豐厚,西元1905年(日本明治38年)時,臺灣專賣利益營收為1,060萬日圓,至1941年時,已經增加10倍,成為1億日圓。專賣純益佔臺灣財政歲入,平均為17.5%,是臺灣財政的重要收入。

1897年(明治30年)12月,日本於今日愛國西路的小南門邊,植物園廣州街大門右側,設立「臺灣製藥所」,製藥所由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推動設置,主要的目的是製造鴉片,提供專賣,以達成財政自給自足的目標。

1902年(明治35年)時,後藤新平因推動鴉片政策有功,獲得日本天皇頒授勳二等旭日獎章,這年度鴉片專賣收入達300萬日圓,佔臺灣歲入25.3%,這幢以臺灣民眾健康與生命為代價的木造平房,現已拆除不存。

臺灣總督府合併製藥所、鹽務局及樟腦局,成立專賣局後,最初將辦公廳設置於臺北廳大加蚋堡龍匣口庄,也就是原樟腦廠臨愛國西路的一角,今日的財政部現址附近,這棟兩層木造樓房,於1901年(明治34年)1月25日建成,樓上、樓下各為136坪。

1913年(大正2年),專賣局新建大樓,是日據時代首批重要的官方建築之一,當時專賣局全省員工多達7,000人,專賣局建築富麗,紋飾繁複,也可窺見當時專賣制度的重要性。

專賣局總局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與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介壽館)建築物類似,施工資料被列為機密,不對外公布。森山松之助(Moriyama Matsunosuke)於1870年(明治3年)生於大阪,1897年(明治3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系,森山於1907年(明治40年)起,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營繕課,設計風格華麗古典,從明治末期至大正時期,森山設計了一系列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了臺灣總督府、總督官邸(今臺北賓館)、專賣局、遞信局(今交通部)、臺北州廳舍(今監察院)、臺中州廳舍(今臺中市政府)、臺南州廳舍(今臺南市政府)、臺南郵局等。

專賣局建築,先由兩翼開始興建,壁體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地上共有3層。中央處的塔高6層,於1922年(大正11年)完工,外壁有橫帶滾繞,形成紅白相間的裝飾結構,與磚拱及拱頂石結合成為一體,正面出現半圓形山頂,門廳上有球形圓頂裝飾。

專賣局總局建物平面呈現對稱的L形,入口處上方以勳章飾紋裝飾,中央是橢圓的突起,周遭並搭配漩渦花紋,呈現標準的文藝復興勳章紋飾,十分醒目;門廊以立體飾柱做為支撐,上覆以古典式圓頂,且台基並未抬高,無形中將原有的權威感削弱許多,更覺親切。

進入主門後,左右兩翼有環抱型旋梯,中間一道正梯直到2樓半分行左右,每當晴日時,陽光透過玻璃窗,灑落在迴旋楷梯,光採良好。木造如意狀的扶手,令觀者產生穩健厚實的感覺,樓梯旁柱子下寬上略窄,頂緣處以葡萄果葉裝飾,各層樓迴廊十分寬廣。

專賣局總局窗框為木造雙扇外推方形窗,3樓方形窗另加半圓形固定小窗,窗與窗之間皆有一拱門,置身其間有一種舒坦的感覺,每層樓約3米高,通風良好。位於兩翼共計4處的塔樓上,皆開設有牛眼窗,一方面是用來增進採光,而另一方面則也裝飾了塔樓的山牆部份。

這棟今位於南昌路上的建築物,是日據時代臺北市的重要地標之一,中央聳立的衛塔、圓形山牆、尖斜突出的屋簷,加上紅白相間的牆身和拱形窗,華麗壯觀,極富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色。臺灣光復後,繼續作為臺灣菸酒公賣局的辦公室使用,並經內政部於民國87年6月10日,公告為國定古蹟。公賣制度改制後,今日這棟建築物,仍是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