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Sitemap.xml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宋子文相關史料

民國14年12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國民政府公報中,嘉獎財政部長宋子文:

該部長任事未及三月,收入較前銳增,東南兩路用兵,軍費賴以接濟,自非整理得宜,成效曷克臻此。……現在逆賊討平,全粵統一,雖內部障礙盡除,措施較易,而此後籌畫北伐,需款尤殷。望即更加奮勉,益圖整頓,慎選僚屬,嚴剔弊端,新稅以次推行,苛徵悉予罷免,務使軍費充而革命完成,國用足而民力不憊。

源出廣東的宋氏家族,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傳奇之頁。宋子文曾獲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經濟學碩士,及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學位,返國後先後在實業界與金融界任職,累積了寶貴的實務經驗。

12年時,宋子文在二姐宋慶齡的引薦下,進入 孫中山先生主政的陸海軍大元帥府擔任秘書,宋慶齡前於4年時,與 孫中山先生完婚。宋子文隨即被指派負責籌組中央銀行,又主管鹽務稽核業務,宋氏很快擬定出中央銀行的相關制度,並且決定,凡是發行紙幣,必須有十足的準備金,俾利建立中央銀行的信用,中央銀行在宋氏領導下迅速發展,成為廣州國民政府的金融中樞。

14年9月,宋子文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委員、財政部長兼廣東省財政廳長,並擔任中央銀行行長、廣東省政府委員及商務廳長等多項要職。當時北伐尚未展開,宋子文首先在廣東省境內,推動財政統一,分別向各地派出財政處長,要求各機關支出,必須統一向國庫領取,不得任意截留稅款。

當時廣東省內駐軍,習於自設釐卡,濫徵稅款,宋子文採取強硬態度推動政策,國民政府並且訓令「各屬黨部及各種士農工商團體,概不得擅自干涉財政收入及一切行政事項,如有違抗,以破壞統一論罪。」為未來全國性的財政統一,初奠根基。

宋子文將籌餉收入、禁煙收入、印花稅禁煙收入,以及印花稅各項稅收,逐步納入財政部管轄範圍,並且積極調整財政部組織,16年時,中央政府稅收收入較14年增加8倍之多,展現出財政統一、理財調度的功效,對於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戰事的進展,更是重要。

在國史館釐藏的蔣中正總統檔案中,保存了多項北伐時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蔣中正,與財政部部長宋子文間的往來函電,主要都在催促軍需款項,以利戰事進展,後勤告急時,甚至出現「蔣中正電譚延闓轉宋子文,前方餉項如不速解一百五十萬元,視斷絕關係」的內容,可見軍情緊急,與當時宋子文面臨的巨大壓力。16年12月1日,宋子文之妹宋美齡,與 蔣中正在上海成婚,使得蔣、宋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17年1月,宋子文在離任數個月之後,重新擔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除了籌款外,並且開始推動全國財政統一,「擬請將各項國稅,範圍無論直接、間接,凡現為他項機關所管轄者,一律收歸本部辦理。」同年6、7月間,又先後召開全國經濟會議與全國財政會議,邀請國內金融、實業界重要人士與會,確定了財政部推動規章、行政、用人、收支四方面統一的方針:

凡關於國稅範圍內之財政規章及用人行政,概歸財政部核定辦理;其各省之中央稅收,未遵本部規章辦理者,應一律遵辦;至各省任命中央徵收人員有成績者,均由部加委,以後歸本部任免考核。中央稅收,一律逕解本部金庫,支出一律由本部支付,命令飭金庫照發。

隨著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宋子文推動財政統一,扭轉了民國建元以來,地方財政各自為政,對中央政府相應不理的態度,宋子文先後向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山東、廣東、廣西等省,派出財政部特派員,辦理國稅事宜,並且撤廢由各地私自設卡徵收,多如牛毛的釐金,改為國家統一徵收的貨物稅—統稅,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意義深遠。

除了對內整理財政,宋子文並且在任內,完成了初步的關稅自主,除撤換違抗命令的外籍稅務司外,又要求由財政部審查各個海關稅務司經費的支用情形,並規範海關行政改用中文。

20年1月1日,中華民國首度實行自主訂定的關稅稅則,對於進口的輕工業產品開徵較高的稅率,以保護國內的民族工業,對於復甦國內經濟,提振國民的自信心,都堪稱為世紀大事。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庫集中調度的能力,宋子文並主持公布了中央銀行條例,賦予中央銀行各項經營特權,代政府募集,或經理債款、發行貨幣、代理國庫現金之出納及代收各項公款。

宋子文並且親自擔任中央銀行總裁,將財政部各項收入,儘量存入中央銀行,使得中央銀行業務得以逐步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銀行。22年4月5日,宋子文發布公告,廢兩改元,訓令全國,統一使用由中央造幣局鑄造的銀元,代替各地自行發行通用的銀兩,全國貨幣得以得一,大幅減低過去不同通貨通行,造成彼此交易上的成本與障礙,為不久後誕生的法幣,奠下了堅實的基礎。

宋子文認為,推動財政改革,必須建立預算制度,但在現實的環境當中,卻面臨相當的困難。

北伐之後,由於軍隊人數多達220餘萬人,國家財力顯然無法負擔,宋子文提出,將軍隊裁減至80萬人,各地軍事勢力不滿編遣政策,爆發了大規模的中原大戰;隨之而來的內憂外患,如日本進逼東北、華北、淞滬,國民政府展開對中共的五次圍剿等,都相應產生大量的軍費需求,預算制度難以落實。

22年11月,宋子文離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繼續擔任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中國銀行董事長、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行庫聯合辦事處理事會常務理事、副主席等財經要職,並且發起成立中國建設銀公司,吸引國外資金投資中國。

抗戰開始後,宋子文親自主持財政部發行救國公債的募款事宜,「今我同胞認購救國公債,即在共同建立強固國家之基礎,決不致受人擊至屈膝」,又在香港與英國交涉平準基金的談判事宜,並且就任「保衛中國同盟」會長,爭取國外友人對抗戰的資金與物資支持。

29年6月,宋子文代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中正前往美國,成功地向美國政府爭取鎢砂貸款美元2,500萬,與金屬貸款美元5,000萬;30年4月間,並分別與美國、英國,簽訂中美、中英平準基金協定。美國與英國分別提供5,000萬美元,以及500萬英鎊,維持我國法幣匯價穩定。

30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12月23日,宋子文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並且常駐於美國爭取盟國援助。31年元旦,宋子文代表我國政府,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上簽字,中華民國被肯定為世界四強之一;2月間,美國總統羅斯福同意,對中華民國提供5億美元借款,並且先後透過中美租借協定,援助中華民國;32年1月,中美、中英簽訂平等新約,取消了在華治外法權與其他特權。

33年12月,宋子文代理行政院院長,並且擔任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大會首席代表,與聯合國會議主席。次年5月,宋子文出任行政院院長,隨即開始進行棘手的復員接收工作,在財政方面,宋子文希望以爭取更多美援的方式紓緩通貨膨脹,但由於復員接收工作屢遭非議,宋氏推動的開放外匯措施,與發售黃金、穩定幣值的政策先後嚴重受挫,財政情況更趨惡化,終於導致宋氏於36年3月1日,辭去行政院長一職。

36年9月至38年1月,宋子文擔任廣東省主席。38年6月後,宋子文長居於美國,至60年4月25日,去世於美國舊金山。宋子文的相關檔案,目前保存於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