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Sitemap.xml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海關作業工具與機台

海關博物館中保存了海關曾使用過的部分作業工具與機台,反映出海關不同階段的工作樣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關各種作業器具現代化,顯示出效率日新又新的精進歷程。

民國50至60年間,高雄關查驗原木後,使用鐵製烙印烙字證明查驗,62年之後,原木免納關稅,鐵製烙印便成為陳展的史料。

海關曾經使用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封條。傳統的紙質封條,適用船舶庫房,或者供封存扣押貨物的倉庫、車門、辦公室櫥櫃、箱門使用;鉛質封條則用在無頂貨櫃的帆布蓬頂,無法裝入貨櫃、保稅卡車的大型貨件,或者加封公物文件郵包;蠟質的火漆顏料加熱融化後,用來彌封公物文件,以防中途有人私閱。

美國人泰登(Tyden)於19世紀末發明泰登封條,普遍用於關區內拖往集散站的進口實貨(重)櫃,存放碼頭等候轉運國外的轉口貨櫃,出口實貨(重)櫃的拖運以及保稅卡車、保稅倉庫與聯鎖倉庫或貨棧的加封;72年,泰登封條的國外專利權到期,國內開始採用自製產品。

在各種鋼條當中,68年開始使用的鋼纜封條成本最貴,鋼纜封條加封國內轉運其他關區的進口貨櫃,也用於碼頭拖往內陸集散站的進口實貨(重)櫃。

海關自98年起建置電子封條監控系統,至101年底已於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及高雄港完成採用符合世界關務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WCO) 全球貿易安全與便捷標準架構(SAFE Framework)要求,以被動式電子封條監控貨櫃動態之跨境移動安全系統,並於桃園國際機場及基隆港與臺北港間另建置2條以主動式電子封條監控端點間貨物運輸動態之綠色通道,藉此措施不僅可取代部分人工押運作業,更可有效掌控境內貨物移動安全,進而節省業者成本與提高海關查緝能力。

另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為推動「貨櫃安全計畫 (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 CSI)」,自94年起無償出借2部固定式小型X光貨櫃檢查儀供我海關使用。鑒於儀檢作業具有快速、非侵入性及不須拆櫃費用等優點,海關於96年開始陸續於各主要港口建置貨櫃檢查儀,並自10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海關X光貨櫃檢查儀作業以取代部分人工查驗,目前計有10部貨櫃檢查儀使用中。

60年之前,海關分類估價員與外銷品沖退稅核算人員,普遍使用手搖計算機作為計算工具,因國內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不難想見當時海關人員繁重忙碌的工作場景,海關也因時代進展所需,積極推動通關作業自動化,縮短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並且簡化作業程序。

50年時,海關總稅務司署統計科,首度以電腦處理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由統計科打字員將資料打入卡片當中,再交由中華電腦公司處理,不久後外銷品沖退稅的資料也利用電腦處理;57年財稅資料處理及考核中心成立後,利用電腦設備進行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分析系統的分析、設計,執行與維護。

60年4月起,基隆關試辦電子計算機處理生產事業輸入機器設備稅捐記帳分期繳納案件,為因應即將到來的資訊化需求,海關總稅務司署在63年8月,成立海關電子計算機作業規劃委員會及規劃作業小組,由5名關員擔任小組成員,設計規劃海關人事系統與查緝資料系統,並且委由財稅資料處理及考核中心代為處理。

海關進出口流程細微,工作量繁重,海關總稅務司署於66年3月提出資訊系統作業初期計畫,希望自行設置電腦,建議海關總稅務司署,成立資訊管理專責機構,集中歸納處理通關進、出口報單、緝私報告、稅則稅率與退稅標準等各項資訊,不僅提高效率,也能適時將各項數據提供決策官員參考。

66年12月,海關總稅務司署正式成立資訊管理中心,下設企劃、系統、資料與操作4組;次年4月,海關業務電腦化正式啟用首部電腦CYBER18-20主機,採用ITOS作業系統,最多可連接16部終端機,與8部每部容量20 MB的磁碟機,總容量160MB,這一電腦設備曾經處理海關沖退稅查核聯註銷系統、機器進口專案記帳系統及沖退稅帳務系統。70年4月,由CYBER170-720大型主機取代。

77年3月間正式功成身退的CYBER18-20主機,目前保存於海關博物館當中,成為海關資訊化歷史的活見證。

至82年6月間,海關已完成的線上作業系統,包括了進口通關系統、出口通關系統、沖退稅系統、保稅系統、貿易統計系統、查緝系統、人事系統、薪資系統、徵課會計系統、公文自動化管理系統,以及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連線查核廠商資格系統,與船公司連線傳輸艙單系統等等,日新月異的資訊化設備,成為海關作業要角,人員與貨物的國際出入,得以更加便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