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 字級大小
:::
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彈窗列印設定
海關警示鐘與霧砲

海關博物館現典藏有海關警示鐘與霧砲,相關的助航設備多裝設於燈塔與燈船之上,用以警告船隻、辨別方位、標示位置。

清同治8年(西元1869年),英籍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與哈爾定(John Ropinald)投身我國海關,擔任海關燈塔營建工作,至光緒20年(1894年)時,海關管轄的燈塔已經多達111座,並形成完備的管理體系。

海關博物館收藏陳展的警示鐘,重500公斤,直徑80公分,高85公分,原本設置於上海港的九段燈船之上,當水面起霧時,透過鐘聲提醒航行船隻注意安全。

燈船是一種船型航標,上有燈器、霧鐘、雷達等設備,相當於半固定式的燈塔。海關早期曾經使用過霧鑼,後來改設霧鐘,根據記載,長江口燈船使用機械撞擊巨鐘,每分鐘3次,每次2響,聽程約可達到1到2海里。

霧砲曾經廣泛設置於南海的臨高、橫瀾洲、石碑山、表角、南澎島,東海的東碇、烏丘嶼、牛山島、北渙山、北楦、東犬島、大戢山和黃、渤海的成山頭、崆峒島、猴磯島等15座燈塔,以及大沽燈船。

起霧時,每隔10或15分鐘鳴霧砲1響,聽聞船近發出汽哨或其他聲響時,燈塔以霧砲應答,每3到5分鐘,鳴砲2響,直到船隻離去,不聞船聲為止,霧砲的聽程比霧鐘稍遠,約在3至4海里。現在海關博物館陳展的霧砲,砲身刻記「大阪砲兵工廠明治十九年製」,明治19年按即西元1886年。

隨著科技進展,西元1920年代時,海關開始裝設低音霧笛、高音霧笛及氣霧笛,聽程更加延伸,1930年代起,裝設無線電樁,更提高定位與指向的精確性。今日的助航設備,包括雷達標杆或雷達反射器,可協助船隻測定方向與距離,加上航海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的快速發展,更提升了航海安全。

霧鐘、霧砲已毋須在海疆日夜守護,但是它們堅實沈穩,保障行海船隻、旅人安全的形象,卻與燈塔的黑白間條,成為海景深處的共同記憶。